贵州教师招聘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您当前的位置:

2022年贵州教师招聘考试《教育综合知识》--知觉的规律

文章来源:163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编辑者:贵州教师招聘网时间:2021-09-17 17:07阅读:


2023年贵州事业单位笔试培训课程
贵州教师招聘考试网,每日更新2021年贵州教师招聘考试《教育综合知识》试题,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小伙伴顺利备考,早日圆梦!

在教师招聘考试中,感知觉的规律多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,并且考察过程中重点在于对知识点的理解上。只有充分理解了每个规律的意义并且掌握可能在题干中考察的例子,这样才能使该部分的知识点成为大家的得分点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每个规律到底要怎么来进行理解吧。
 
(一)强度律
 
对被感知的事物,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,才能感知得清晰。一般人对雷鸣电闪是容易感知的,因为它的感知强度很高,而对于昆虫的活动,如对蚂蚁行走的声音就难以觉察。因此,在实践中,要适当地提高感知对象的强度,并要注意那些强度很弱的对象,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;在讲授过程中,教师的言语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。再有,曾经一些地区考过这样的试题。"奇香"、"巨响"足够被我们所感知,这体现了感知规律的哪一种。很明显,"奇香"、"巨响"说明强度足够大,所以才会被我们感知,体现了强度率。
 
(二)差异律
 
这是针对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而言的。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,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;相反,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,对象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。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,这点红就很容易被感知。鹤立鸡群,月明星稀,也是属于这类情形。但是在白幕上印白字,则几乎无法辨认。说明只用充分利用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,才能清楚感知到物体。
 
(三)对比律
 
凡是两个显著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事物,就容易被清楚地感知。因此,在观察中要善于用对比的方法,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,甚至还可以制造对比环境。例如观察的高矮对比,色彩对比。
 
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区分对比率和差异率之间的不同。这两个在考试中容易混淆。差异率的关键点在于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,比如黑板是背景,白笔字是对象。而对比率强调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不同。比如:黑色和白色,有明显的对比。
 
(四)活动律
 
他强调活动的事物比静止的事物更容易获得我们的感知。比如说: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走下讲台,在教室里走动,这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好。这就说明老师在活动时,学生更能够清楚感知到老师讲课的内容,提高学习的质量。
 
(五)组合律
 
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,凡是空间上接近、时间上连续、形式上相同、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。因此,在实际观察中,要把零散的材料或事物,按空间接近、时间连续、形式相同或颜色一致的形式组合起来进行观察,从而找出各自的特点。例如在一堆乱物件中选大小相差不远,颜色相近的若干件,排列起来比较,就可看出彼此的差异。又如,在实际授课过程中,老师在讲完一个章节的知识点之后,会稍作停顿,在讲解其他的知识点。如果不停顿,因为时间上的接近学生很可能会把前后知识混淆成一个知识点。这就是受到了组合率的影响。
 
(六)协同律
 
指在观察过程中,有效地发动各种感知器官,分工合作,协同活动,这样可以提高观察的效果。也指同时运用强度、差异、对比等规律去观察对象。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要求人们尽可能地运用视、听、味、嗅、触等感官进行感知。我们学习要做到“五到”,就是眼到、耳到、口到、手到和心到,目的是要通过多种感知的渠道,提高观察的效力。比如说:可以一边看一边读,进而提高感知事物的质量。
 
(七)观注律
 
养成持久的观察习惯。贝弗里奇说:“培养那种以积极的探究态度观注事物的习惯,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。在研究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量的学术知识更重要,这种说法并不过分。"一个人有了持久的观察习惯,他能克服观察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,把观察进行到底。而观察力就正是在这种“锲而不舍"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。
 

    更多咨询 0851-86861255

    贵州教师考试网



    移动端/互动交流

    贵州教师招聘网公众号

    扫码关注:金粉笔公考

    贵州教师招聘QQ群

    扫码加入QQ:金粉笔公考

    在线咨询
    联系电话
    郑老师

    郑老师微信
    贵州金粉笔教育

  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    18185187910

    王老师

    王老师微信
    贵州金粉笔教育

  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    13368515037

    董老师

    董老师微信
    贵州金粉笔教育

  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    13378508157

    返回顶部